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时代中国网周秋连主编聆听南京玄状寺传真法师开示
时间 :   2016-08-29 21:3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传真法师与周秋连先生

 
   时代中国网消息贤秋报道: 2016818号,传真法师带领弟子生命科学博士后灵梅和编辑灵溪,在北京于中国龙之旅,与中国万景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青年常委,中华戴氏总商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代雨东先生,交流捐赠功德寺庙一事,并赠送墨宝和大作《白墙》事在微信传播,心有触感,记得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中有幸结缘了传真法师,在随后几年的生活中,时时能听到传真法师的开示,逢年过节都能收到传真法师的短信开示,今天我在百度中一搜法师名号,真正公益、弘法利生之事数不胜数,在此衷心祝愿传真法师身体安康,

传真法师与代雨东先生

 

传真法师

(传真法师): 安徽颍上人,法号正宏。1968年生。高中毕业后,1987年在南京栖霞寺出家。1990年在常州天宁寺受戒。1988年在栖霞山佛学院学习。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在大学期间还研修历史、中文、佛学及外文等课程,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上大学的僧人。本焕长老认为他是百年难得的僧才特亲授法卷嘱他精进弘扬善法。星云大师曾多次邀请传真法师去佛光山进行佛教文化交流。
   现为南京九华山玄奘寺住持、溧水无想寺住持、泗阳天后宫住持,江都万福禅林住持。
  传真法师在佛教界创造了诸多第一:
1、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上大学的僧人。
2、华人佛教界第一个以电影弘法的僧人。
3、大陆第一个编写剧本的僧人,也是佛教界第一位电影独立制片人。
4、大陆第一位提出以纪念玄奘大师弘扬民族精神并以大师名字命名建立玄奘寺的僧人。
5、大陆第一个提出要考公务员的僧人。
6、大陆第一位受邀风凰卫视釆访的僧人。
   传真法师在华人佛教界有较高影响,他善于将佛教文化和现代知识融汇在一起讲解,通过浅显的方法深入人心。行持善法不断精进的学习给了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佛学素养,成为国家领导人了解南京佛都文化的讲师,深得李瑞环、李岚清、尉健行、吴仪、贾庆林、刘延东、李源朝、罗志军等领导人的认同。
   传真法师勤习书法,热爱文学创作,作品有:《栖霞寺1937》、《三藏塔1942》、主编《圣地之旅》、《佛陀养生术》、《玄奘与南京玄奘寺》、《从心开始》、《绿窗吟诗》等。
传真法师还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两届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青联常委、江苏省佛教协会理事、溧水县政协委员等职。另外,还出任泗阳天后宫住持、泗阳佛教协会会长、宿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南京玄奘寺:
南京玄奘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九华山公园内,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九华山又名覆舟山,山形狭长,顶呈平行,《寰宇记》记载:周围三里,高三十丈,东接青溪,北临真武湖,状如覆舟,因以为名。后因山南山麓建有小九华寺,遂亦名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
   东晋在覆舟山南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皇家建筑——北郊坛,辟有药圃,种植芍药供宫廷用药。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将药园垒、西池、北郊坛合并,辟为乐游苑,成为六朝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
  南朝时期,一些文人和贵族曾禊饮于乐游苑,著名文人鲍照、颜延之、谢灵运、李白、韦庄、王安石、温庭筠等曾在此赏景,留下了绮丽的诗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这些绮丽的诗篇都是当时对覆舟山的写照。

 

     宋孝武帝刘骏造正阳、林光殿与覆舟山南,在山阴处凿藏冰井。《首都志》记载:陈氏立国,更加修葺,宣帝立甘露亭。苑内有西池,以名游乐池,上有藏冰井,此山又有白水苑、阆风亭、瑶台殊胜。奇石妙水,名花佳卉,楼台亭阁及一些娱乐设施,布置于山上,殿阁玲珑,花团锦簇,成为六朝宫阙的代表之作。
覆舟山下曾建有青园寺、法轮寺、青园尼寺。宋元嘉年间(424-453),高僧竺道生来此寺修行。其年夏雷震寺,中佛殿龙升于天,光照四壁,青园寺遂改为龙光寺。时人叹息:龙既已去,生必行矣。到宋景平元年(423),佛驮什于此寺译经。此外,在覆舟山之阳还有郑南将军,晋州刺史山简之墓。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曾在乐游苑内装置过精巧实用的水碓磨,创制了使用机械开动的日行千里车改造了古代的指南车。
   覆舟山因处台城之南,西边紧邻皇宫,东面是战略要地龙尾坡(今富贵山),同为宫城屏障,军事要隘,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这一带曾发生过数次重大战役,有苏峻之乱、桓玄篡晋、侯景之乱,以及隋兵渡江伐陈。作为皇家园林的乐游苑在战乱中遭遇焚毁。隋唐宋元以降,覆舟山风光不再,昔时的胜景,成了人们谈论、追忆的话题。
民国时期,九华山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42年初冬,日本侵略者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一石函,函内供奉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并记载了唐代高僧玄奘顶骨舍利来南京安葬的经过。日军妄想占为己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大师部分顶骨舍利归还给南京人民。1943年初,汪伪政府在九华山上建了一座砖塔,供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得名三藏塔。
 到了1949年前,九华山已是一片凋零,“楼台荒废难留客,林木飘零不禁樵”。全国解放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风景园林、名胜古迹,在九华山上广植树木,1956年辟为九华山公园。1964年园林部门拨款重建倒塌成废墟的小九华寺,“文革”又遭破坏。1978年在原旧址上建造了九华山茶社,并新建了九华山庄。1981年后,又相继恢复了甘露亭、阆风亭等景点和建筑。

 
2003年,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及区建设局在小九华山重修寺庙,即为玄奘寺,由栖霞古寺监院传真法师住持管理。
目前,玄武区政府和区建设局在九华山景区投资已超过2000万元,更新了山林植被,新植草坪2000平方米,梅花2000株,栽植了牡丹、芍药、玉簪、牡金、桃叶珊瑚等近百种具有观赏性的药用植物。
  玄奘寺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走进九华山,瞻礼玄奘寺,宛如进入了城市山林,绿树成荫,梵音佛影,环境幽雅,意境深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华山景区以九华丹青的景点,入选南京新四十景之一。 
   
随着明城墙的修复,钟山风景延伸到玄奘寺,明城墙宛如一条玉带,将沿线的台城、鸡鸣寺、玄武湖、九华山、玄奘寺、紫金山风景区等名胜古迹,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中南京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特点的黄金旅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