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国网总编周秋连(左)与黄风东老师
时代中国网北京消息周青、刘韩佩摄影报道; 7月2日时代中国网总编周秋连顶着烈日,会同北京市德洋装裱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一行人前往北京西城区马莲道茶城的黄风东工作室,在黄风东工作画室,黄风东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又好茶、好水果招待。我们环顾了整个画室,宽敞明亮,除了挂满了黄老师的作品外,就是几个大书架吸引了我们,驻足一看,好家伙,书架上排列整齐的放满了各式各款的有关于画画的技巧及各种临募、字帖、各种画谱等等,几乎样样都有,我们感觉好似走进了书画艺术博物馆一样啊,这些书本都是黄老师苦练的标本和老师啊。随后黄风东老师递给了我一本《黄风东画集》算是做了自我介绍。鹅黄色铺底的封面,《寒姿映雪》图隐约可见,装帧含蓄、朴素大方,淡然飘逸。
一看画集中的二十余幅作品尽收眼底,粗壮的蕉林、硕大的芭蕉、舒展的荷叶、他大胆运用重墨熏染而在朴厚天成里尽显出大气与张力。国色天香的牡丹、仪态万千的垂莲、馥郁芬芳的黄菊,他独具匠心缜密精细的点染而在从容含蓄中彰显着自然之美。
感觉他的绘画,给人以粗犷不失精致、豪放不失细腻、厚重不失明艳、冷峻不失诗意的印象。他的绘画,不仅融入了当代中国画的语言和形式,还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痕迹,还可以另观者在泼墨淋漓、潇洒纵情之中感受到激情澎湃的时代气息。在他的个人画集中,有朋友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有“三气”。一日清气、二日逸气、三日胆气。……” 邢少臣教授为此写“序”时,高度评价道:“从他的花鸟作品中我们能读到风东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对写意花鸟画的探求和感悟,风东的花鸟变了,变得越来越大气,越来越厚重,这里不但有八大的冷峻、吴昌硕的苍劲,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风东的作品中得到了传承。”
几近寒喧之后,我们有幸目睹了黄风东老师一幅作品的绘画全过程。不知受其深沉少语的影响,还是他的笔墨所到之处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兴许更多的是他的绘画,带给人们诗意的氛围,画室里很安静,在笔墨染纸的气韵中,《江上鱼者》带着人们游离在范仲淹同名诗的诗句中:“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在这悠远的意境,感知这位不善言词的花鸟画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在黄风东老师的绘画过程中,使我们能感觉到笔能说出最美的语言,笔能画出最美的心声,让我们在黄风东老师笔下读懂他的世界。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黄风东老师在写意花鸟画的世界里,一路东风,尽写人生。
目睹黄风东老师的绘画过程
下面就用陈开平老师评价黄风东老师的一篇做结尾吧,《黄风东其人其画》原文如下:画家黄风东早岁游落于乡间,目睹鱼虾花草、长河浴日、弯边疏柳;耳闻禽鸟虫鸣,闻其声、观其动而惊,常彻夜不归,自号为“疯子”,邻人避之。“疯子”乃“精神有病”者也,是一种张扬傲慢的特立独行,也是对真实自我的探索和认知,是妄想,亦是本源,奈何与常人为伍,何况又在废纸、土地、木板之上屡屡图刻之。
乡颜易改,流云易逝,箪食壶浆、山随平野尽。为了一个“疯”字常常徘徊于乡野和市井,舞弄于绘事之能事,故乡是无法呆久了的。
人活在世上,就是与迷痴这两个字相恋。
为领略大泻倾潭、灵气贯通、山林萧慕而时有变、树石浑厚却不入俗态,“疯子”竟然去历史名城竹王城——贵阳,寒暑易节,十载之余,“疯子”独处于异乡,思听蝉风细雨,目睹露满风荷。古人谓:创作须“自辟性灵”,“开自己之生面”,不可泥古泥人而不化。十年灵山秀水的侵蚀,对此甚有明悟。其间,不但执着于中国花鸟画的欣悦之情,刻苦学习,辛勤耕耘,而且对于玻璃雕刻、印制、剪纸,对中国画的装裱所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熟于心端。“从装裱画到画画,从画画到装裱都有一种内在的感知在里面,真正的画家是应该会装裱的,从裱画中获得灵感和一种再创造之美”,“疯子”常常唠唠叨叨。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惟其如此,那种曾经徘徊在记忆里的古典乡野、河流、风物之精神气息,也就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沉淀。中国古典精神所追求的超越,不尽然是在视觉形式上对远山近水的依恋,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心世界里的放逸与旷达。大自然!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它的默默无闻净化自己,感染别人。
午后读其《寿者相》,笔墨遒劲连绵、硬深而幽邃、用笔沉着有力,没有浮滑轻飘之意,是为重;自然却无斧凿之痕,老辣器重之余,唯有天真一派,是为拙;气势磅礴,浑然大家,是为大焦墨枯笔,顺来逆去。枝丫纵横,曲中求直,苍劲之极。枝以焦墨圈勾,精细而怒张,仿佛想要从枝上挣脱,凌空而去,苍辣无与伦比。观者仿佛置身以静求变的意境之中,充分再现了吴昌硕情神之结。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之深,是为内因,故骨子里散发出的是传统,加之其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两者合二为一,碰撞和外化为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和朴茂华滋的佳作,这种表里的高度统一,源自于“疯子”先生的深居简出和淡泊名利,源自于坚守书画的寂寞之道,源自于其对山水和花鸟绘画的“痴迷”。
既若此刻,如果是晚秋的午后,细雨还少许的下着呢,再放上一杯浓浓的烈茶,杏仁点点。。。。。。其味、其情、其境浑然也!
“疯子”竟然一步来到了京城曰:“太少和不够”!头摇的货郎鼓一般,硬是把个好端端的“疯子”改为“风子”,又言自己越来越感到不配为“疯”,“‘疯’者乃‘精神之病’者也,是一种张扬傲慢的特立独行,也是对真实自我的探索和认知”。
“疯子”来京城,而我又在京华,偌大的都市不免常常碰到拿着笔墨纸砚他,十余年没有相见,时间不仅陶冶了人的心灵,还风化着相互的体魄。他胖了,走起路来慢慢吞吞像故乡劳动晚归的一头黄牛,胡须少许,双手常背在身后,说话慢条斯理,这副模样谁也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秋鹭》、《江上渔者》、《春之韵》、《丽日》等名篇大作!
在谈到当今的绘画之事情时候,眼睛睁的溜圆,面容带上怒容,全然不顾在地铁里一隅。“现在有很多的画家一天到晚只是知道操作自己,一见面就问今天你卖多少钱?你的画多少钱一平尺!算什么呀。。。。。。画家不思索着绘画,整天想着这些事情能画好画才怪呢。”
他愈加“愤怒”了。身子被人蹭来蹭去,眼睛晶亮得像个活鱼的眼睛。我是在京城呆久了的,学了点“刁滑”,看看情况不妙示意他换个话题,他在气头上全然不听。。。。。。“哎!近几年我感到:多年的“疯子”越来越不配了,视乎越来越离追求的境界远了!愈加远了?”“疯子”望着黑呼呼的地铁的窗外茫茫然。。。。。。
几十年来,去闽浙,登五岳,越秦岭,穿巴蜀,踏遍各地名山大川,汲取大自然的元气和精神,以松涛飞泉拨动他的心弦,用奇松灵石点燃他的情思,掬雨露烟霞滋润他的笔墨,志在画出或雄或秀的山川之美;墨气厚重而有质感,笔墨酣畅,富有情趣,以怡静为主,而灵动又寓于禅境之中的黄风东,字风之,号观风楼主也,下次我决不在地铁里见到他。
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晚于北京豆瓜棚
附
黄风东的部分作品欣赏:
附:
黄风东,字风之,风子,号观风楼主,江苏丰县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中国国画教育发展研究院创作室画家。
1998年入贵州省画院;2007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邢少臣大写意花鸟画工作室);2011年就读美术报名家班(何水法花鸟画工作室),师承杨彦先生;2005年作品《秋鹭》获银奖并入编《中国书画精品集》;2007年《眉寿图》等五幅作品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盛世典藏》学术展;2008年作品《春之韵》入选世界华人庆祝奥运名家大展 国外巡回展览;《江上渔者》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零八/回顾印象》学术邀请展并编入画集;作品《蟹菊就酒读古诗》获首届牛栏栅杯/书画大赛特等奖。作品数十幅发表于《美术报》《中国建筑报》《美术市场报》《鉴藏》《中国地理》《同美》等报刊杂志。自1997年作品《丽日》首次进入拍卖会并成功拍卖后,有大量作品流入艺术品收藏市场。入编《时代收藏 黄风东卷》,出版《当代实力派青年画家 黄风东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