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贵州:黄平县“四突四强”着力提升农村医卫服务水平
时间 : 2016-08-22 17:3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医疗卫生改革使医务工作者开展义诊的服务热情日益提高
清风网讯:(特约记者 廖尚刚)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如何迅速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贵州省黄平县结合地情和民情的特点,探索出“四突四强”的管理办法,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开创了新的局面。
(一)突出办医主体,强化政策保障。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抓农村卫生工作与抓教育发展放在同等重要议事日程。
(二)突出科学合理,强化规划布局。在抓好抓实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主要是着力实施“三个重点打造”和“一个引进”来优化办医格局,即:重点打造县人民医院,重点打造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全覆盖下的“片区医院”,重点打造村医全覆盖下的“甲级村卫生室;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开办医疗卫生,增强“外力”。
(三)突出能力建设,强化服务水平。坚持硬件改善与能力提升并重。一是完善设施设备,二是强化信息建设,三是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四是强化队伍建设,五是强化人才激励。
(四)突出过程管理,强化惠及于民。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县卫生计生、县财政和县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制定了《黄平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考核管理办法》、《黄平县基本公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多部门联动机制》等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和保障,确保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按“钱随事走”的原则兑现到工作人员手中,让资金产生效益;二是细化过程管理。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个项目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合理化工作程序,并作经费预算和成本核算,为项目考核和资金有效运用提供依据;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临床干预制度》、《组团服务制度》等系列制度,对具体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组团服务、县级专家参与既解决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又提高项目的规范管理率;四是强化绩效考核。用“三按时”工作制度对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包村医生、公卫科、质控小组、县级业务部门四层审核制度强化工作质量认定,认定结果主动公示并直接与资金拨付、人员劳务补助、年终绩效工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