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铺开“药路”发“药财”
时间 :   2016-07-08 12:0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记黄平县野洞河镇前胡种植协会党支部打造大健康“前瑞”产业二三事
 
图为野洞河镇前胡协会支部书记沈有仁在县委表彰大会上作药材产业经验介绍

清风网讯:(特约记者   廖尚刚) 在贵州省黄平县野洞河镇一带,这些年人们会发现,当地的农民不再是为了几块责任地而起早贪黑地忙碌着。许多坡坡岭岭上的土地绿色植物已不是那些沿袭千百年的低产作物,已经取代的是那些丰产高效的药材基地。这些连片的大健康“前瑞”植物,通过一份份订单,在进入了繁华都市药柜的同时,也给野洞河镇的500多户村民铺筑了一条条生财致富的“药路”。群众能从药材种植上获得发药财的致富喜悦,这与野洞河镇前胡协会党支部的工作是离不开的。
野洞河镇前胡协会成立于2010年,社员主要从事前胡、太子参、元胡等中药材种植和经营工作。2012年,前胡协会成立中共党支部后,54名党员和致富能人就在全镇中发起种植药材的热情倡议,积极吸纳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和致富能人等入会参加药业生产,同时也大力吸收广大农户入会参与和分享大健康“前瑞”的利益。为加强协会的管理,党支部书记沈有仁和党员按照协会章程,明确服务职责,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互促互进”的原则,还成立了5个不同职能的党小组,制定了《前胡协会会员管理制度》、《前胡协会党支部工作制度》、《前胡协会党员会员帮扶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协会的服务功能和引导会员在发展药材种植上不断科学和规范。
 在指导药农生产经营中,野洞河前胡协会支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为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增加会员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落脚点,并从党员队伍中精心挑选出懂药材种植、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的“金种子”组合,规定了5个党小组的帮扶内容。如负责种植、生产和技术的3个党小组成员,根据各自所在片区情况分别负责片区的药材种植技术指导,而销售和管理的2个党小组的成员负责药材市场的运作工作。通过技术引导、产品销售、信息服务等,在适时为会员和农户搭建产业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强药农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进一步增强农民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不但提高药农闯市场、搞经营的能力,而且还保障了药农的种植及销售风险,解决了药农的后顾之忧。    
为推行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带动上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野洞河前胡协会支部努力以产业基地为依托,把全村产业骨干聚集起来,按照统一规划产业用地、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扶持政策等措施,把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一村一品的示范点,以此带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由于协作措施有力,党员示范成效明显,2012年,野洞河前胡协会支部被评为“地区级示范合作社”,获得了中国科协和国家财政部的表彰。此后,协会在与贵州省中药材研究院共同实施《百花前胡种植资源开发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中,2013年还争取到贵州省2000亩扶持前胡药材项目的资金,并用这些资金对口补贴前胡的种植户。通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全镇各类药材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3000余亩,其中前胡种植面积达1200亩、种植示范基地200余亩。此后,协会为尽快把示范带动融入“大健康”帮扶内容,前胡协会党支部实行了党员和会员带小户、带散户和帮助困难户发展的联户帮扶机制,以开展“学会一门实用技术,领办一个示范基地,扶持一批群众,带动一方发展”的“四个一”工程,采取“结对帮扶”、“三培双带”的管理模式,使药材在生产经营和销售中逐渐在形成产业链中,开始步入电商化“外嫁”格局。特别是2015年年底,黄平县全面启动电子商务后,协会支部抢抓农村电商的机遇,动员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党员积极加入农村淘宝合伙人队伍,使本地优质的药材通过农村淘宝渠道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每天中药材线上下单量逐日飙升,山里的药材很快从自产自销中实现了网上订单的销售模式,当年产值就突破了1200万元,带动5720户药农致富。随着药材采收季节的到来,最近,野洞河镇的药农也开始忙碌开来,相信药农在迎来今年网售热潮中,更多山坡里的无公害药村在飘进繁华大都市的同时,群众的致富喜悦更加灿烂,小康的日子更加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