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 :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我就要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做一名群众信赖、人民满意的代表。” 这是湖南省新邵县人大代表杨子江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今,在陈家坊镇长江村,只要提起县人大代表杨子江的名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兢兢业业为民办实事的人。他担任县代表工作近十年来,充分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代表的神圣职责。
百姓致富的“领头雁”
杨子江今年50岁,1986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在株洲、邵东等地从事经商10余年后,因素质高、能力强,2007年至今连续被当选为新邵县人大代表。
“如今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头脑,敢去拼敢去创业,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说起自己创业致富的事,杨子江信心满满。他说1998年在外经商回家后,当年便与妻子利用经商挣来的20多万元积蓄率先在村里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每年生产女式时装超过10万套,既解决了近30位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自己也走上创业致富路。
致富后,杨子江毫不保留的把成功经验传授给百姓,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当地群众从事经营服装行业和办服装加工厂的就有30多人,大多数过上了富裕生活。
杨子江的代表工作记录本上有句名言:“当代表就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不为人民办点事,对不起人民。”他深深感到,当好代表是一种责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为此,他常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文件精神,学习《宪法》和《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积极参加县、镇人大组织的代表培训,经常向老代表请教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为让更多村民尽快脱贫致富,杨子江积极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如今,村里水泥路修到了各组,建好了高标准的村部活动中心,水利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发展规模种养业的村民逐年增多,全村目前具有一定特色规模养殖户9家,其中生猪养殖户2户,山羊养殖户4户,鸡鸭养殖户3户;规模种植户10户,主要是油茶、梨子、葡萄和名贵中药材等。
杨子江介绍,如今,村里油茶项目发展规模很大,2013年6月注册成立了“新邵华怡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油茶种植面积达5500亩(主要集中在当地长江、东江、上江、下江和三塘铺五个村)。初步估算,待油茶林全部出产,年收入至少上千万元。
“种植油茶起初,村民们对发展规模油茶的益处还不太了解,有少部分村民不赞成这一做法,我就挨家挨户给村民做解释工作,最后连一些70多岁的老人和很多青年人都愿投工投劳、参与油茶林建设中。”杨子江说,油茶林项目的发展,既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又解决当地剩余劳力家门口就业问题,一举多得!
村民种养的“好参谋”
杨子江在当地算是一个‘多面手’,既是县代表、又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谈起动物防疫一事,他说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尤其重要,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也关系到畜禽产品市场的稳定、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和谐。
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这些年,他常与当地的养殖户保持联系,要是村民在养殖上遇到一些科技方面的难题,只要一个电话给他,随喊随到,热心地帮助群众解决种养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为村民当好科技服务“参谋”。
“前几年,我喂养的土鸡发现有很多小鸡常拉白屎,买了一些药喂后都不管用,于是试着拨通了人大代表杨子江的手机,没想到,十分钟不到他就赶到我家,连水都没喝一口就给鸡诊断病因,并开出处方,几天后,这些鸡都活蹦乱跳了......。村里养鸡户杨利民说,
在农业科技上,杨子江善于钻研科技知识,他利用自己多年的实践得来的丰富经验服务农业,帮助指导村民科技种养增收致富。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党的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入,村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年春耕期间,他就会针对部分村民在田间管理上盲目用药施化肥等情况,在村里人口集中地地方办起一块块科技墙报,为农户们田间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在2007年的那场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为了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杨子江多次奔赴生产第一线,深入种植、养殖大户家中摸清受灾情况,并根据受灾特点,分类指导村民抗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开展。
“我们四人合伙承包了村里200亩荒地用来栽种果树和种植药材、西瓜、花生等作物,近几年的收入还算可观,每年人平纯收入至少有5万元。要是没有杨子江的技术指导,我们现在也不可过上富裕的生活......”说起人大代表杨子江用科技帮助他们增收致富的事,村民杨新成是感激不已。
群众心声的“代言人
在百姓眼里,杨子江乐于助人,没有任何“官架子”,对村里有困难的农户更是关爱有加,总是想方设法,争取政策来改善他们家庭条件,为其谋生路、谋发展。他时常说:“选民很信任我,我就要认认真真为他们服务,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办,时刻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谋利......”
2012年,村里十二组70多岁老人刘兵普,他是个单身汉,又是聋哑人,家里住的是一间土砖瓦房,几乎一无所有。当年12月,这位老人突然得了急性重病,杨子江走访得知后,马上与村支两委班子人员买来水果前往老人家看望,并亲自开车将老人送到县城一家医院治疗,还帮助其解决医疗费1200多元。老人出院后,特意到杨子江家,用手势比划来表达感激救命恩人。
前几年,杨子江在村里七组走访,得知村民杨协军18岁的女儿患上白血病,并在省城医院住院治疗,急需50多万元的医疗药费。于是,杨子江十处奔波联系,最终为她筹措了部分救命钱,解决了杨协军女儿治疗的燃眉之急......。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杨子江常利用闲暇时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在农村工作中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惠农政策。一位村民说:“当我们有不理解的政策法规时,他都会为我们耐心细致地解疑答惑。”
据统计,近三年,当地几个村的代表们在杨子江的带动组织下,共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100余件,向县、镇提出关于河堤整修、农田机耕道路修建和农田水利建设等议案和建议20多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人民调解的“和事佬”
在当地,有些群众常因鸡毛蒜皮的事相互吵架,大都喜欢请人大代表杨子江出面来调解,而他也乐此不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诚心帮助做好调解工作,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和事佬”。
“这些年主要调解一些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重点涉及宅基地、老人赡养、婚姻、继承权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杨子江说,调解纠纷时,应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求合法合理合情地达成协议,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任何一方,对每件事都‘一碗水端平’,这样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解决不了的纠纷。这既是他多年从事调解工作的经验,也是他今后做好调解工作的行动指南。
今年3月的一天,村里两户刘姓村民为房屋前的一块空坪闲地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杨子江得知情况后,当天晚上与村主任就上门做双方调解工作,先是安抚两家的情绪,要求各自退让一步,后通过进行法规宣传,从邻里关系的角度进行劝说,大家住在一起是种缘分,邻里间就是应该相互体谅,以后大家还有很多事情要互相帮忙......这些话语终于感动了双方,最终两家还是达成协议,和好如初。
“2010年,我和妻子在外地修建桥梁打桩时,左脚板不慎被电钻机钻穿,出院时,老板拒付营养费和误工补贴等费用。后来我只好打电话回家找人大代表杨子江出面调解,最后我才获得了12000元的营养费和误工补贴等。”说起县代表杨子江为民维权的事,村里农民工杨久良至今还心存感激。
近十年来,杨子江组织当地代表先后为百姓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00多起,其中疑难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涉及调处赔偿金额50多万元。
付出总有回报!近些年来,人大代表杨子江连续被镇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村干部,2008年他还被评为新邵县“十佳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又被县政府评为“双强双带”先进村干部。面对成绩与荣誉,杨子江动情地说,“人民选我当代表,当村支书,我就要时刻为群众着想,只有大家致富了,过富裕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也值得!”( 刘志坚 何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