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十三五时期“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法治政府建设步入快车道】
“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正义网记者党小学 摄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侯一平。正义网记者党小学 摄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正义网记者党小学 摄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庄严承诺。
“这是总理向全国人民立下的一道军令状,更加表明中央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和信心。”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看来,这是大国总理政治魄力和政治担当的体现,彰显了依法治国的豪迈气概,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今天,是本届政府任期以来李克强总理第三次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梳理三次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建设法治政府成为一条贯穿主线。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第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吹响了向法治政府前进的号角;2015年两会,他报告工作时,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当年工作总体部署的一个部分进行阐述,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在今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两次提及“法治政府”,一次是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强调“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另一次是把“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作为“十三五”时期奋斗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今天,“法治政府”成为一大热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引起巨大反响。
“法治政府从提出建设——加快建设步伐——达到人民满意——基本建成,可以发现法治政府成为过去几年到未来五年建设的‘时间表’,法治政府建设已经步入快车道。”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侯一平说,法治政府建设速度催人奋进。
曾担任过市长的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代表认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排在第一位,这是落实“四个全面”重要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描绘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和保障。
去年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1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部;今年将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所提到的这句话源自《后汉书》之言,除去那些繁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明雯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只有各级政府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依法履行职能,严格公正执法,才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政府带来的温暖和公平正义。
法治政府建设,正在阔步向前迈进!(正义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