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大漠深处的一抹警察蓝
时间 :   2016-01-16 08:5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滕佳文 丁晨宸拉)僧庙,祖国西北大漠深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曾经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规模壮观、建筑宏伟、风格独特、令人神往的藏传佛教圣地及蒙藏医学文化殿堂,却在“文革”初惨遭浩劫,毁为废墟。曾经的无比辉煌如今都已落幕,所有的一切都已恢复平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走出了这片大漠深处的盐碱地,去灯红酒绿的大城市追寻他们的梦想,然而伴着铁轨的一路西行,有一个身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个西部小镇,而且一待就是二十六载春秋,一抹警察蓝伴着他从风华正茂走到了不惑之年。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时间的指针,仿佛在倏忽间从1990年滑到2016年。拉僧庙车站派出所的纸糊土房早已变成了如今的二层小楼,派出所里的“盐水”经过给水改造变得清澈“甘甜”,之前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也已绿树成荫,通勤的守车早已淘汰,新建铁路线也已密如织网畅通无阻,这里的一切都在变。许多人只见过它的今朝,却未曾经历它的过去。然而,有一个人却见证了这里所有的变化,他就是包头铁路公安处拉僧庙车站派出所所长——孙晓忠。
“我只知道铁路安全无小事”
人们的印象中,火车站都是人流如潮,拥挤而热闹的,在那里工作的人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然而,却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站,没有接发旅客的任务,只为保障列车的顺利运行,小站的工作“枯燥、单调、寂寞”,却又责任重大。包头铁路公安处民警孙晓忠,就在这样的小站里坚守了26年。从执勤民警到所长,用他平淡的付出坚守着一方铁路的安全。“别看这是个小站,但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孙晓忠不仅说到了,也做到了,作为所长,巡查路线、安全宣讲、消防检查、隐患排查,他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推进派出所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
拉僧庙车站派出所管辖内的铁路穿越居民区,有的居民家距铁路仅仅几米。以前,线路两旁没有防护网,是全开放状态。当地的村民总喜欢饭后三三两两的坐在铁道边聊天,孩子们就在不远处的道轨旁嬉闹玩耍。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保障列车的正常通行,孙晓忠每天不断的来回巡查,提醒村民注意安全,并在附近学校、村庄进行安全宣讲和派发印有铁路安全知识的传单。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村民的积极配合,拉僧庙车站派出所连续数年无铁路安全事故发生。
在日复一日的线路巡查中,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小插曲。有一次,孙晓忠在夜晚巡查线路时,发现一名青年男子醉卧在铁轨上,情况十分危急,他连忙上前询问并将其带回所内。青年男子酒醒后知道事情始末,在深感惭愧的同时对孙晓忠的“出手相救”感动不已。原来该男子是宁夏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夜晚醉酒后没有意识到竟会作出如此危险的举动,以后愿意做一名铁路安全宣传志愿者,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现在的装备是越来越好了”孙晓忠感慨道“以前线路上没有监控,出了事全靠我们民警盯着。”说起一年冬日为了抓捕偷盗铁路器材的窃贼和副所长两人连续几夜带着棉被蹲守的往事,孙晓忠仍然非常激动,“夜里很冷,我俩就轮流趁着夜色掩护在附近树林里热身取暖,终于在窃贼准备再次动手时把他们一举拿下。”
“我错过了很多,但我没有后悔过”
孙晓忠的妻子和他一样,坚守着离他不过八公里的另一个货运小站,夫妻两人相距并不远,却很鲜有时间聚在一起。刚工作的时候,两人难得见一面,不能像普通夫妻一样相守,妻子明白孙晓忠的难处,给了他太多的理解。两人的婚房,是铁路分配的小房子,吃住都在狭小的空间里。这样的房子,一住就是十年,只为离派出所更近一些,可以随时处理所里的突发情况。
有了孩子,本应该伴着他一起成长,孙晓忠的工作却变得更加忙碌。孩子出生之后,就被送到外婆家,孙晓忠没能看着他长大,连儿子的教育都是上学靠老师,放假靠亲友。孙晓忠说:“因为工作性质所致,我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没能和孩子好好度过一次周末,直到现在儿子已经上了大学,我还是没能和儿子有过一次交心的谈话。”庆幸的是,当儿子提起父亲更多的是骄傲而不是抱怨。
孙晓忠说,他总是没事的时候安静的坐下来静静的看着和家人的照片,想想自己的一辈子,他错过了太多,无论是儿子的成长,还是对于妻子的陪伴,想的最多的还是对于年迈父母的亏欠。孙晓忠家在数百公里之外的乌兰察布市,并不算很遥远的距离,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却是隔着长长的思念。他已经有十几年没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了,因为不在身边,所以父母生了病也不敢告诉儿子,害怕他担心更怕他内疚。孙晓忠说,我父母太支持我的工作,他们觉得我工作更重要,所以有伤有病也从不轻易跟我说。“你好好在外面干”这是父母对他说过的话,孙晓忠说起来,剩下的只有浓浓的无能为力。
工作不忙的时候,孙晓忠会回家给妻子准备丰盛的饭菜,餐餐有肉,顿顿精心。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照顾老人不容易,他想倾心尽力的为妻子去做点儿什么,即便只是普通的一日三餐。
选择了这样的工作,孙晓忠从没后悔过,他轻描淡写的说,我以前没有陪伴儿子、照顾老人,现在想去管一管儿子,发现儿子大了,想去照顾老人,老人也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他说,我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26年一直呆在这里,但我对拉僧庙的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平淡的,但是却隐约透露出一种渴望,只是这种渴望,被他对于工作的巨大热忱所掩盖。这种工作的热情让他满足,知足常乐,这是他悄悄告诉我的话。
“这里就是我的家”
“大所管理靠制度,小所管理还要靠感情”,因为长期的坚守,在派出所工作的民警们更像是共同生活的“一家人”。就这样,孙晓忠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和心思倾注到了这个“家”上。他在派出所搞起了小菜园,起初只是一颗葡萄树。葡萄架子成了民警们纳凉的“聚点”,丰收的葡萄是派出所和村民们传递友谊的“信使”。再后来就是枣树、杏树、桃树和西红柿、辣椒、生菜、茄子……民警们亲手种植的绿色蔬菜让普通的餐桌变得不普通,夏日来临时,拉僧庙车站派出所变得欢喜热闹起来,一片绿意盎然,为荒凉、贫瘠的土地点缀了一抹沁人心脾的绿色。
拉僧庙地区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化工厂,污浊的空气,匮乏且不健康的水资源,让所里民警们多多少少都患上了各种“环境病”。本身也患有胆囊炎、肾结石、胆结石的孙晓忠鼓励所里民警和他一起骑自行车上下班,在45公里的骑行中增强体魄,保持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孙晓忠对所里每一个人都这样嘱咐。
提起孙晓忠,所内民警都竖起大拇指,“我们所长是个热心人。”他喜欢给民警讲笑话、喜欢给民警做创意菜、喜欢和民警谈天说地,他常常自诩 “一个所长就是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从种地除草到打扫卫生,他都亲自上手,他对所内每一位民警的大小事、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孙晓忠不是一个没有爱的人,只是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片他深深牵挂的土地。
“曾有过迷惘,有过动摇,但从没有过后悔,这里再艰苦,总要有人留下。”26年中,拉僧庙车站派出所的民警走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孙晓忠一直坚守在这里,用心守护着这个家。他没有太高大的理想和太深远的追求,只要在岗一天,就会尽责一天。他用半生的时光与铁路结缘,守望着千里铁道,守望着莽莽大山,守望着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