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黄平县“六个结合”让“211”拓展互动空间
时间 : 2015-10-08 08: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所谓的“211”就是“20万亩中药材种植、10万亩精品水果种植和10万亩稻鱼生态种养”工程。贵州省黄平县从2015年开始实施以中药材、精品水果和稻田养鱼“三大农经工程”以来,为了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让更多农户在经营效益上取得新突破,县委和县政府决定采取“六个结合”方式,让“211”工程的互动中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是做好“211”工程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促进农民脱贫,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在“211”工程建设中,对不同的农户要坚持分类实施,对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持,依托产业创收实现脱贫致富;对没有能力的贫困户,要采取股权到户,资金、土地入社,参与劳动,按股分红,按劳计酬等方式,实现效益到户,推进精准扶贫与小康建设融合发展。
二是做好“211”工程建设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特别是景区、景点,要通过实施劳作体验、果品采摘、花卉观赏等形式,提升景区、景点的艺术性、观赏性和体验牲,丰富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
三是做好“211”工程建设与多方联动发展结合。依托“211”工程载体,坚持体制创新,积极探索产业建设县、乡联动,产业基地联动,担保联动和产品研发联动的机制,促进产业实现高效发展。
四是做好“211”工程建设与公共品牌建设结合。充分利用本县生态环境优良、无工业污染的优势,通过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种养配套,大力实施种植基地配套养牛(羊),引草入田(园)。围绕“且兰”、“飞云崖”品牌,推进全县塑造绿色、有机公共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是做好“211”工程建设与农业领域的开放招商结合。坚持基地建设先行,农业设施同步配套,促进产业建设与全面招商、全面开发同步,为加快企业入驻打下良好基础。
六是做好“211”工程建设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在推进“211”工程建设中,要通过采取入股、流转、租赁等方式,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向合作社、种田能手、企业集中,保护农民合理利益,壮大产业规模。(通讯员:廖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