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黄平县派出机关党员到驻地社区开展“555”服务
时间 : 2015-09-17 14:1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为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贵州省黄平县决定在全县机关中派出在职党员到驻地社区开展“三五”服务活动,使广大党员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实践中亮身份、转作风、树形象、作贡献。
一、做好党员“五带”活动。
即:带头志愿服务、带头建言献策、宣传政策法规、带头帮难解困和带头弘扬新风。根据个人特长和志愿服务意向,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监督;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为社区出主意、想办法,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带头和带动群众遵规守纪、依法办事;主动联系和服务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关爱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活动;主动用文明动作参与制止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开展党员“五服务”工作。
即:开展主题服务、专业服务、菜单服务、志愿服务和网络服务。围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参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区重点任务,促进社区改革发展、和谐稳定;根据党员职业特长,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宣讲、法律维权、信息咨询、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健康义诊、就业就学、证照办理、行政审批等服务活动;实行“居民点单、社区定单、支部派单、党员领单”的菜单式服务,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通过义务活动、爱心岗位、集体活动等服务方式,带头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并利用网络、手机、QQ、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社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推行党员“五个一次”志愿。
即:开展一次民情家访、参加一次社区活动、开展一次政策宣讲、认领一个“微心愿”和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到社区开展一次民情家访,深入到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家中,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急难;在自觉参与文明创建、治安巡逻、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利用党员活动日、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并积极参加小区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采取调研座谈、上党课、作形势报告、宣讲、专题辅导等方式,帮助社区群众学习领会上级政策,引导群众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小康自信,凝聚推进同步小康的强大正能量;以生活困难党员和弱势群体为重点,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的“微心愿”;关心社区建设和发展,通过深入调查走访,了解群众对社区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卫生、教育医疗、公共安全、文化生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或举措。(通讯员:廖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