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张家界市利福塔镇“三调联动”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 : 2015-08-21 10:2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通讯员:杨安祥 邓 钦)张家界报道:湖南省桑植县利福塔镇位于桑植县西南部,系张家界市永定区和湘西吉首自治州永顺县交界之地,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镇政府所在地距桑植县城11公里,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0704人,少数民族总人口占92.5%,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界镇。利福塔镇党委、政府针对边界地区社情复杂、矛盾纠纷相互交织的状况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积极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努力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大力推行边界联防联治,建立健全了群众工作站、“三调联动”办管理运行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边界平安,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今年元月以来,我镇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工作大局,突出“两高”建设工作重点,建立以人民调解为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的“三调联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大力宣传联动、政策、法律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全镇社会管理、社会风气、治安形势明显好转,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使我镇“三调联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三调联动”网络。我镇成立了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向延波同志任组长,工会主席郑洋同志任副组长,朱志华任办公室主任,司法所、派出所、重点工程办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群众工作站和“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工作组,建立了30个村(居)、镇直单位及辖区企业社会管理队伍,有53名社会管理员和镇、村(居)所聘请的“五老”人员长期活跃在农村村组、田间地头、街道、农贸市场、在建火车站等,矛盾纠纷发生的地方就是他们工作的场所。
综合协调,全面实施“三调联动”机制。一是将社会管理与治安调解对接,在镇综治办建立群众工作站和“三调联动”办公室、各村(居)委会建立群众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实行合署办公,分别制定工作流程,实行村干部轮流值日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使之规范化运行。对于不属于治安行政调解范围、案情简单,不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民调纠纷进行现场调解;并把各村(居)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纳入调解成员,有利于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较大的或较难矛盾纠纷以及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矛盾纠纷,将其移交镇群众工作站或“三调联动”办,实行警民联调;二是将人民调解与其它行政调解相对接。镇“三调联动”办对来信来访案件、交办案件、排查中掌控到的案件进行合理分流,提高和扩展行政调解的范围,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功能,分清矛盾纠纷调处责任主体,根据案件轻重缓急,提出合理的转办和督办意见,并按照小矛盾纠纷当日接案当日调处完毕,一般矛盾纠纷3天以内调处终结,较大的矛盾纠纷一周以内调处结案,最长期限在一月之内调处结案。对于调处三次以上仍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解决。三是将人民调解与司法对接。在镇“三调联动”办,健全了诉前调解和诉中委托调解等联动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尽可能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对一些双方在同一辖区,且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民事纠纷进行当场调解或告知当事人并移交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于一些双方当事人不在一个辖区、且案情又较为复杂的民事纠纷,我镇利用区位优势,推行边界“五同”措施,其主要内涵是:(一)同建长效机制,确保边界长治久安;(二)同搭交流平台,建立边界联动网;(三)同处矛盾纠纷,维护边界群众利益;(四)同抓法制宣传,推动边界群众守法;(五)同定发展目标,促进边界繁荣和谐。例如:今年3月2日下午,我镇“三调联动”办就与永顺县砂塔镇政府共同调处了砂坝镇细砂塔村村民廖二老和利福塔镇水洞村民张宏开伤害耕牛的纠纷,廖二老埋放兽夹伤到张宏开放养的耕牛,两镇领导以推行“五同”措施约定为调解工作前提,加之双方党委政府的重视,通过协调,张宏开获得了耕牛赔偿款3200元。又如今年6月23日下午,在我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向延波的主持下,召开了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打鼓泉乡政府领导及死者家属共23人参加的协调会,成功化解一起打鼓泉穴虎洞村村民王兴高因架设光缆在我镇青龙村澧水河段溺水身亡纠纷事故,通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工作,死者家属获得了439560元的经济补偿。
以上例举的两起跨乡纠纷的成功调解,充分发挥了综合协调的巨大作用,促进了边界稳定和谐。
加大力度,力求实现“三调联动”共赢。我镇将“三调联动”工作与年终考核、创建工作及部门工作紧密结合,密切配合,每月召开“三调联动”社会管理员例会,总结讲评各村和相关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查找部门联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逐步完善沟通部门联调协作运行机制,一些问题和矛盾得到了彻底解决和有效控制,自年初以来,先后搜集、登记民间矛盾纠纷96起,解决94起,化解率为97.92%以上,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了镇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两高”建设的工作压力,同时又为群众提供了快捷,方便矛盾纠纷解决渠道,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上级领导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