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网环保频道讯(记者 姜文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干部就要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着想,勤政实干,才能真正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从党的组织工作来讲,这个“人”就是好干部。“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五条标准,这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前两条属于主观世界改造,后三条则属于客观世界改造。从这里不难看出,“勤政务实”是我们党干部思想和行为的中坚,至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它是落地的首要;至于“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它则是前提和基石。
对于共产党的干部来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也好,“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也好,最终都要落实到勤政、出政绩上。党和人民选拔大批优秀分子当干部,为的就是要他为人民谋利益做贡献。我们党明确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强调“三严三实”,所针对的也恰是被这种人所造成的既定现实,整饬被败坏了的勤政廉政风尚。
“勤政”通常被理解为,多加班加点、吃苦耐劳地工作。这仅仅是对勤政的肤浅理解。固然,勤政需要加班加点,但加班加点只是对勤政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勤政全部的、深刻的内涵。从党风、政风建设的过程看,加班加点未必勤政,真正的勤政者必然加班加点。勤政,顾名思义是勤劳于政事,是克尽职守,认真负责地为国家为人民做事,其目的是要促进国家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要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负责。这就规定了勤政的内涵,决不是简简单单的忙碌,更不是劳而无功的瞎忙,而应该是高效率的干事,是能成事的出政绩。
这样的勤政结果和政绩价值,不仅仅是表面文章和那些所谓的形象政绩,而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既有物质成果,又有精神成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既有显绩,又有潜绩;既有“菜蓝子、米袋子”之类的“小事”,又有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大事。这样的勤政和政绩,真实的体现出来,谁都能感受到,政绩越大,群众越高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干部就要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着想,勤政实干,才能真正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
回顾历史,唐太宗李世民说过,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我们领导干部就是要用勤政来保社会主义江山。除了端正勤政方向和出政绩指导思想之外,还必须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就应该多向孔繁森、焦裕禄等这样的同志们学习,一心只想着怎么样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吃苦在前,身先士卒,实实在在去干事。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人民群众称道的“勤政”形象,才能真正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