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项目)顺利发展,孙耿派出所立足辖区治安现状,创新主动警务,以“三个超前”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涉企纠纷的处置效率,打造有利于企业运转和项目发展的“软环境”。
一、知初知微,预测在预防前。以社区警务工作为依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主动加强与镇经济、建设、维稳等部门,辖区重点工程单位、企业,村支“两委”等的联系沟通,主动掌握涉企舆情,做到对涉企矛盾纠纷的超前预测。一是涉企涉稳信息采集要全面。在辖区71个行政村物建除村委干部以外的信息员各2至10名,企业(项目)内部物建除领导层人员以外信息员各4名,负责向社区民警提供包含涉企涉稳信息在内的舆情信息,这样民警通过“明察”“暗访”将信息采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确保采集信息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二是涉企诉求研判要有效。民警通过对收集到的涉企舆情信息、民生警务平台涉企预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群策群力,预防在调处前。去年以来,针对济乐高速施工项目与沿线及周边村居群众的利益冲突问题,孙耿派出所推行了涉企矛盾纠纷调处会商机制,秉承“早、勤、实”三字原则,做到对纠纷隐患的超前预防。一是早分析、早介入。派出所分管领导每周定期在中铁十六局项目部组织召开的矛盾纠纷调处会商会议,镇建办、派出所、管区村委、企业四方交流汇总近期凸显的涉企矛盾纠纷,及时发现最激进问题、最激进村居、最激进人员,提早对突出问题可能出现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前商榷可行性的对策,以防事件发生时手足无措;二是勤沟通、勤走访。整个矛盾纠纷调处会商机制中涉及的四方均设立专门的联络员,对涉企类矛盾纠纷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实时沟通,各用所长;派出所联络员根据涉企问题的发展情况,对项目部多次走访,并同企业共同做好群企双方的纾解工作,确保双方在一个理智的状态下从根源消除矛盾隐患;三是工作实、效果实。为防止涉企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流于形式,切实实现服务项目发展的总目标。孙耿派出所对每个矛盾纠纷的处理都严格落实回访制度,不仅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回访,还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抽样调查,同时还要对涉企矛盾纠纷的群众进行走访,避免苗头再生、纠纷再发。
三、高压高效,调处在激化前。派出所作为调处涉企纠纷的第三人,若调处不及时、不到位、不合理,极易激化矛盾,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有损公安机关的公众形象。为此,孙耿派出所以“三个结合”在涉企矛盾激化前做好超前调处。一是调处与打击教育相结合。派出所遇到矛盾纠纷在先行调处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扰乱施工秩序等屡教不改的违法犯罪行为,依照法律法规依法惩处;二是调处与高效化解相结合。民警在调处涉企矛盾纠纷时,不就事论事的针对一起矛盾纠纷,而是将同类矛盾纠纷梳理总结进而综合研判,找准矛盾纠纷的根本诱因,有条件的直面问题当即解决,不具备条件的择机彻底解决;三是调处与规范执法相结合。在调处涉企矛盾纠纷中,要求调处民警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和规范性,坚持执法公开公正,取证细致入微,执法有据、方法有效、动作有力,坚决杜绝法律应用模棱两可、调处方法拖泥带水、执法过程敷衍塞责的现象发生,确保维护好公安机关的良好公众形象。(济南市济阳县公安局孙耿派出所 张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