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办就业大餐 促返乡就业
——河北威县举办2014年春季企业用工对接洽谈会侧记


中国经济与法在线 (记者 胡志良)河北讯 2月3日,农历大年初四,威县新建的人力资源广场上人潮涌动,场面火爆,由该县政府主办,人社局、经济开发区承办的威县2014年春季企业用工对接洽谈会在此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县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2014年“春风行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初春的冀南大地虽春寒料峭,但难已抑制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的热情的求职者,闻讯而来的近万名城乡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挑选起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年多没回来,真没想到家乡多了这么多好企业,今天我与海纳电子签订了就业协议,每月工资3000多,还管吃管住,比在外地打工待遇好多啦!”。从洽谈会的人流中挤出来,小魏难以抑制喜悦的心情,“以后就不用再东奔西跑了,在家门口干,挣钱又多,离家又近,真是太方便啦!”,家住贺营镇魏村的魏良帝,常年在外地打工,在这次洽谈会上,他与海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初六就可以正式上班。
和小魏一样高兴的还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谷树乾,往年这时候,他们局已经开始忙着组织县里的各类劳动者外出务工就业,工作比较难干。现在,他们的工作重点变成了解决就地就近就业,费劲的事儿一下子少了许多。“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保障县域新上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很多年轻人都是冲着能在家门口打工才来参加洽谈会的,求职者积极性很高。”谷树乾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民富之源。近年来,威县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靠发展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仅2013年,该县就实施县级以上重点项目228个,其中省重点项目3个、市重点项目12个。全县新增创业实体2188个,其中企业213家,新增规上企业15家,经济开发区新增投产企业16家,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用工需求激增的新形势、新要求,该县牢固树立“招工就是招商”的理念,优化服务,开展了“帮扶企业招工、吸引返乡就业”的一系列“助企业、促就业”活动。
“政府服务企业用工有决心、有行动、有效果,我们在威县发展的信心十足。”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
宣传造势起风潮
“返乡务工好,照顾老和小”、“外出打工开眼界,返乡创业惠乡邻”、“隆德汽车诚邀您的加盟”……一个个宣传标语、一条条招工信息,成为春节期间该县城乡街道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搞好此次用工对接洽谈,春节前夕,由人社部门牵头,新闻媒体配合,各企业积极参与,威县集中向各类劳动者和返乡务工人员宣传就业政策,展示企业良好风貌。春节前后,共编印、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10万余份,通过电视台、人社局网站和广场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媒体滚动播放企业招用工信息3万余条。
该县人社部门还对全县1000余名春节返乡的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和500余名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一线员工,采取走访座谈、引导实地参观等形式面对面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和企业风采展示。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调查活动,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出创业及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宣传政府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就业的优惠政策。
“同样是创业,本地也有平台;同样求发展,本地也有空间……”从去年10月起,该县人社部门就以县政府的名义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邮寄了《致在外务工经商朋友们的一封信》近2万余封。信中表达了县委、县政府和家乡父老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的问候和牵挂,介绍了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提供了1万余个就业岗位和各工种待遇情况、用工联系方式以及企业的后续需求、发展前景等务工人员关心、关注的信息。
许多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收到信后非常感动,纷纷打电话、写信表示感谢,并有20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表示愿意回家乡创业和就业。
多种形式的宣传,帮助求职者了解了全县企业的发展状况,转变了外出务工的就业观念,增强了广大求职者在本地创业和就业的信心。
优化服务保用工
在威县,“招工就是招商”早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项目要引进、企业要发展,保障用工是关键。
去年6月,为了满足远达鞋业、信和商厦、密洲香食品和海纳电子等县内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县领导亲自挂帅,领导人社、招商、工信、项目办、工会和开发区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全部上阵,组成六个招工小组,进村入户进行招工宣传。同时举办专场招聘会八场,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就为企业招收员工1000余名,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如今,在该县,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优化用工服务,该县专门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人社、财政、公安、招商、工信、工会、团委、妇联和各乡镇为成员单位的服务企业用工工作领导小组,连续出台了被称为“威县企业用工十二条”的《关于重点企业用工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服务企业用工的政策文件,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部署,把解决“招工难”作为安商招商的大事来抓。
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也同样重要。近年来,该县人社部门按照“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就着力开展什么样培训”的基本要求,切实开展订单、订向培训,把技能培训班办到企业内、办到劳动者家门口,实行培训专业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仅2013年该县人社局就组织开展计算机操作、维修电工、食品加工、家政服务、制鞋、砌筑、电气焊等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创业培训班25期,培训城乡劳动力3000余人,有力提升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劳务派遣”是最近几年国内兴起的一种新的用人模式,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选聘急需的人才和劳动力,方式灵活,形式多样。为了给全县企业和各类人才、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该县人社部门还不断延伸公益性服务触角,专门成立了“威县众联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他们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开发区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劳务派遣新型用工模式,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对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主动为企业用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大的空间联系社会各方面力量,搭建了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新平台。
搭建平台促就业
“一直想在家乡找份合适的工作,这次洽谈会给我们求职者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对接平台。”在今年春季企业用工对接洽谈会上,返乡务工人员张彩娜的说。
企业要招工,劳动者要就业,一个完善的对接平台至关重要。为搭建好就业信息对接平台,该县人社部门常年保持与各类用工企业的密切联系,第一时间更新企业的招用工信息,并通过电视台、《威县报》、政府网站和汽车站广场与县人力资源市场的LED显示屏向社会及时发布。为方便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双向选择,凡到人力资源市场招工和求职的企业和劳动者,其信息全部录入用工信息管理系统,以方便企业和求职者查询。
为促成供需见面,该县人社部门还定期举办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负责人和富余劳动力共同参与的新开工企业用工洽谈会,让与会人员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协助企业根据自身用工专业需求和乡镇劳动者技能基础确定用工基地,帮助企业与乡镇、村组广泛“结对子”,通过实行“以工招工”,引导企业员工推荐合适人员入企业工作。
为充分利用洽谈会和招聘会这一平台的促就业优势,该县人社部门每月都要组织1-2次小型现场招聘会,每年还要举行5-8次大型用工对接洽谈会,全力促进企业和求职者的对接洽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此次企业用工对接洽谈会就成功吸引了65家县内重点企业,10家培训机构和近万名城乡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前来参加,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一万余个,当场签订就业协议2300余人,达成就业意见3100余人,达成培训意向1600余人。
该县人社局局长谷树乾表示:“今天这次洽谈会是我县2014年“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集中启动仪式,今天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县2014年新一轮的“助企业、促就业”活动的正式开始。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搭建平台促就业,返乡就业春潮涌。相信随着威县就业平台的日益完善,像这样大型的用工对接洽谈会会越来越常见。(中国经济与法在线 记者 胡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