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河北沧州回应62名干部被提前离岗:仍在编但已离
时间 :   2013-12-12 11:02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   editor
发布时间:2013-12-12 08:33:42

  河北沧州调查“黄骅市62名科级干部被提前离岗”事件

  “62名干部仍然在编在岗,但已离开现职”

  近日,有媒体报道,11月15日,河北黄骅市委组织部宣布:全市科级干部超过53岁,副科级干部超过52岁的全部提前离岗休养,同时提高三级工资。全市共有62名科级干部被列入这一名单,其中还包括两名“正值政法工作黄金年龄的”司法系统干部。这些干部中有人向媒体反映,他们是“被提前离岗”,需在“自愿报告”上签字,不签就是违反组织纪律。

  相关链接:

  河北黄骅回应62名干部提前离岗 否认加薪吃空饷

  河北黄骅涉提前离岗所有干部人事关系冻结

  沧州查“黄骅干部被提前离岗”

  12月9日,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勇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沧州市委组织部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目前,62名干部仍然在编在岗,但已离开现职,职务发生变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据12月2日《新京报》报道,其中一名干部回忆称,11月15日上午,市里开常委会确定了离岗干部的年龄:正科53岁以上,副科52岁以上。按这个年龄标准,共有62人需离岗。

  当日下午,超“年龄线”的62名干部被召集至市委六楼。这名干部发现,人大、法院、检察院、审计局、卫生局、老干部局、公安局、看守所等单位都有人接到通知参会,其中包括许多单位的“一把手”。市委组织部部长宣布了相关决定。

  会议结束后,62人被组织部工作人员带到市委大楼二楼组织部排队签字。据多名签字的干部回忆,签字的单子是一个制式表格,上面打印着“我自愿辞去现有职务”的内容,还留着一个签字的空格。提前离岗后,市委给每人提三级工资,大约每月多一百六七十元。

  现场,59个人“自愿”辞去了职务,有3个人没有签自愿辞职的表格。

  有多名干部反映,下午开完会,他们回到单位,发现已经有欢送会等着了,单位领导说了几句“辛苦”、“兢兢业业”、“高风亮节”之类的客气话,就要求他们将办公室钥匙交出来。

  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网友质疑,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干部管理规定?是否存在提工资、提前离岗和吃空饷等问题?

  对此,黄骅市委12月2日下午发布了“中共黄骅市委关于调整62名乡科级干部不再担任职务有关情况的说明”。

  该说明称,不存在提工资、提前离岗和吃空饷问题。相关干部只是不再担任现任乡科级职务,仍在编在岗,没有被要求离开工作单位、岗位“回家”。

  同时,对不再担任职务人员,黄骅市委坚持征求本人意见,个人自愿辞职,未作“现场签字”等硬性要求。目前,所有相关人员都已陆续签字自愿辞去现任乡科级职务。由于涉及人员较多,出于提高效率考虑,统一了报告格式,但在本人签字前都能面对面沟通,不存在被提前离岗和拒签辞职报告的问题。

  该说明还称,此次干部调整的背景是,近几年来,黄骅市乡科级干部队伍调整的数量和频次非常少,尤其是2011年年底以来两年基本没有调整干部,导致干部流动缓慢,一地一岗一职任职时间长的人员较多,年龄结构老化。

  当前,需要选用一批年轻有为、充满活力、敢于担当的干部,去推动黄骅的发展。调整前,与相关人员尤其是涉及的一把手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沟通。调整后的集体谈话会上,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涉及的大多数干部,都能心平气和地支持市委决定。

  不过,黄骅市委的这份情况说明,并没有使该事件得到平息。

  12月3日,河北沧州市召开紧急常委会,决定就“黄骅市62名干部被提前离岗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

  12月9日,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该事件被报道后,沧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12月3日下午,沧州市委组织部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赴黄骅市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目前,该事件仍在调查过程中,同时根据要求,黄骅市作为调查对象,不能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此前,黄骅市委发布的“中共黄骅市委关于调整62名乡科级干部不再担任职务有关情况的说明”并不正规。

  张勇还说,目前,62名干部仍然在编在岗,但已离开现职,职务发生变动。“离开现职,并不是离岗”,张勇特意强调说。

  张勇表示,市委相关部门对此事件非常慎重,待调查清楚、拿出处理结果后,才能由市委组织部向社会各界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另外,该事件调查清楚之后,将严格按照规定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进行调整。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