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0日周末,在学校值守,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早起时,雨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心里较畅快,暂时丢掉开学初时实在令人难以应付颇多的诸事,也难得偷来片刻清闲。
想起朋友一个月前的约稿,要我写一篇关于餐饮浪费、光盘行动、反对浪费之类的东西来。一是开学时间忙,二是拙笔愚笨,胸中墨水少难以下笔。思绪良久,只有硬下头皮来写写自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孩提时、读书时,细奶给我一碗棕花饭的一段故事来。
从我记事起,家里穷,可谓是一贫如洗,父母带着我们姊妹三人五人生活,父亲基本上不大管家,全靠母亲一人里外操持,那是一个跑分的年代,工分粮常被有劳力的人家吃去了,我家常年无米下锅的日子多,菜糊糊、清水粥、红芋头、野菜粥、麦米饭伴随着过活,常年饿肚子的日子多。
细奶是个盲人,但对我可亲了。细奶她是和大伯父家一起生活的。因为大伯父家子女多,住房紧,晚上就在我家睡,我是和细奶睡着长大的,他待我就象母亲一样,疼爱我,呵护我。
大伯父是个地道的农民,勤劳朴实。田边地角,开点荒山,手掌大的地方都能种上什么的,收获瓜果蔬菜,自然比我家就多,生活过得充盈一些。
细奶总会把她的那份菜粥,菜饭、红芋粥、南瓜饭等什么的留着我,自已自然饿了一些肚子。
有一次,大伯父不知从哪儿弄来棕树花,煮的那个饭,象珍珠似,黄灿灿的,香喷喷的,看着可谗人啦……我觉得挺好吃的。细奶给我盛了一小碗,我便狼吞虎咽地没经嘴嚼,象吞油一样咽下了,吃到最后,嘴嚼着余香味,才觉得苦中带涩,不是想像中的可口可香啦!
为这一碗棕花饭,我可闹了一场肚子,至今还是难以忘记!
在我读杨柳高中的那个年代,学校没有自来水,师生吃水也是一件大事。学校在原教育站前面池塘下的田边打一水井,安了一个水泵抽水,学校没有电,靠柴油发电机发电抽水,有时,发电机坏了,吃水就得靠学生挑,挑水是每班轮流值日的。
说起帮厨挑水,也是学生心目中的一件美差。当然这个美差只有男同学才能享受的。这意味着帮厨就能吃上一天饱饭,还不要饭票,人人都乐意干。
我们读高中时,粮食、猪肉、布匹、副食品等是要凭票供应的,即使你有钱,没有什么粮票、油票、盐票、肉票、布票之类的也是买不到你想要的物品的。
我们农村人口每月只有25斤谷,折大米17.5斤,平均每天不到6两。学生不提工分粮,还好点。家里人口每月要提工分粮,没有劳力的人家,自己的口粮也要被别人吃去了。我家五口人,只有1.5人劳动力,工分粮大部分别人吃去了。
学生们正是长身体的阶段,经常吃不饱。家里也更是省吃俭用供给我读书,每一个星期供给我6斤米,红芋季节,带一些芋头,连红芋头也是有限的。母亲和弟妹们更是吃不饱饭了。由此可见,在学校帮厨是不是一件乐事?两年的高中学习时光中,我有幸被安排帮了一次厨,吃了一天的饱饭,至今仍记忆犹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从事教育已经38年了,经历了“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粮食紧张时期,常常也吃不饱肚子;82年“分田到户”解决农民们能吃饱肚子的,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们倍加珍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温饱了中国人民。
全国人民解决了温饱大问题了!但今天,餐饮浪费行为在全国较为普遍,浪费现象极为严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是教育中的一员,理应听从党的号召,有责任教育学生从小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节约用餐的良好习惯。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杜绝浪费源头。在校园里应从小娃娃抓起,厉行节约,爱惜粮食是我们教育人应尽的职责。
目前,校园浪费现象包括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其中最令人惊心的是学校食堂粮食的浪费情况。
在学生中,经常有一半同学不把饭吃完,有些同学只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掉了。较其原因,学生说法种种:“今天胃口不好,吃不下。”“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实在难咽不下。”可是这一头刚把饭菜倒掉,那一头马上跑进小店里买各式各样的零食吃了。
面对学生浪费粮食情况,学校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节约资源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并把节约付诸行动。
加强宣传“节约粮食”的力度。在食堂张贴“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多开“节约粮食,光盘行动”有关的班会、队会,老师们也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节约。
学校食堂要大力改善学生伙食,制订营养菜谱,进行营养配餐。在学生中多作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喜好,尽可能多变换花样,及时调节学生口味,让孩子们喜欢上学校餐厅的饭菜。
学校监督措施要落实到位,实行校长陪餐制度。在餐厅,学校设立学生“督察”,他们可以早五分钟吃饭,然后在同学们吃完饭的时候在污水桶边检查,对浪费的学生登记造册,限期改正,否则予以公开批评。
学校不准学生往学校里带零食,让学生做到多吃“饭”,杜绝浪费现象发生的重要一环.
学校要向全校师生发出“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倡议书。倡议大家积极投身到节约粮食的大行动中来,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校要让学生做义务宣传员,树立以“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的思想。
学校里,一般上了年纪老教师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致都吃过苦,饿过肚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教,让学生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河南畈小学:谭百康)